本文目录
三个安全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安全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
1、安全生产思想教育。从思想上、理论上认识到搞好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以增强关心人、保护人的责任感。三是通过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教育,提高各级员工的思想水平,使之更好地贯彻安全生方针、政策和法规。
2、安全生产知识教育。接受安全知识教育和参加每年按规定学时进行的安全培训。
3、安全管理理论及方法教育。每个职工都要熟悉本工种、岗位专业安全技术知识。安全技术知识是比较专门、细致和深入的知识。它包括安全技术、劳动卫生和安全操作规程。
单位员工多久进行一次安全培训?
等我员工多久进行一次安全培训,这就看你这是单位的什么性质,如果与安全有很大关系的话,那你肯定一年至少要培训两次。如果要是一般的,你至少要培训你一次,这是必须的。安全无小事,安全第一,这都是要求大家把安全放在首位,不能掉以轻心。培训是给大家。提醒敲警钟,让大家在工作中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车间级岗前安全培训包括哪些内容?
车间级岗前安全培训包括以下内容: 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本车间(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有关事故案例。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安全培训: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它是提高全体劳动者安全生产素质的一项重要手段。所谓安全培训,一般是指以提高安全监管监察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和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的安全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活动。造句: 提高安全培训质量,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监督力度,开展国际交流。在该公司提供的驾驶员安全培训试卷中,检查人员随意翻了翻,发现两份相邻的同样分数的试卷中,答案几乎一模一样,而仅一道极为简单的判断正误题空出。近日,为了增强广大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溧水县工商局相继在白马、孔镇、明觉等地组织了5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培训。分析了违章行为的成因、危害及治理等。阐述了如何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及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多长时间进行一次?
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訓应当至少半年时间进行一次,这是因为公众聚集场所是消防安全重点防范单位,消防安全的要求是严格的,消防安全工作也是非常规范,半年对员工进行_一次消防安全培训,既提高员工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掌握能力,又能促进员工保持对消防安全的重视和警觉,确实把消防安全工作做到位。
本文目录
安全教育培训开展的原则有哪些?
(1)目的性原则。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对象包括企业的各级领导、企业的职工、安全管理人员以及职工的家属等。对于不同的对象,教育的目的是不同的。对各级领导是安全认识和决策技术的教育;对企业职工是安全态度、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对安全管理人员是安全科学技术的教育;对职工家属则是让其了解职工的工作性质、工作规律及相关的安全知识等。只有准确地掌握了教育的目的,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教育的效果。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安全活动具有明确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特点。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最终结果是对事故的防范,只有通过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行动,才能达到此目的。因此,安全教育培训过程中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此,现场说法、案例分析是安全教育培训的基本形式。
(3)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原则。有人说:安全事业是“积德”事业。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利己、利家、利人,是与自身的安全、健康、幸福息息相关的事情,所以,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应是发自内心的要求。对此,我们应该避免对安全效果的间接性、潜在性、偶然性的错误认识,应全面地、长远地、准确地理解安全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4)巩固性与反复性原则。安全知识,一方面随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发展而改变;另一方面安全知识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是偶然的,这就使得已掌握的安全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警钟长鸣”是安全领域的基本策略,其中就道出了安全教育培训的巩固性与反复性原则的理论基础。
《安全生产法》对职工安全培训和资质认证的规定?
要求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等。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加油站安全培训内容主要有哪些?
第一章 基本的安全知识
第一节 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的安全制度
一、安全生产法
(一)总则
1、《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阻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2、《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施行,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都有效;
3、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二)从业人员的权利
1、从业人员享有工伤保险和获得伤亡赔偿的权利,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2、享有对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3、享有批评、检举、控告权及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
4、享有在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的权利。
(三)从业人员的义务
1、遵章守法,服从管理的义务;
2、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义务,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发现不安全因素报告的义务,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时,应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单位负责人报告。
二、安全教育制度
安全生产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三级教育”、“特殊工种教育”和“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等形式。
三级教育:在工业企业所有伤亡事故中,由于新工人缺乏安全知识而产生的事故发生率 一般为50%左右,所以对新工人、实习人员和调动工作的工人,要实行厂级、车间、班组三级教育。 其中,班组安全教育包括:介绍本班安全生产情况,生产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各种防护及保险装置作用,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和操作注意事项。
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可以结合本企业本班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形式,如安全生产活动月、 班前班后会、安全交底会、事故现场会、班组讨论或文化宣传平台等方式进行宣传。 进行的安全教育应及时记录,并保存到员工培训档案中。
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多长时间进行一次?
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訓应当至少半年时间进行一次,这是因为公众聚集场所是消防安全重点防范单位,消防安全的要求是严格的,消防安全工作也是非常规范,半年对员工进行_一次消防安全培训,既提高员工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掌握能力,又能促进员工保持对消防安全的重视和警觉,确实把消防安全工作做到位。
安全教育目的三要素
安全的目的有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三点。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